安徽财经大学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项目(新增批次)

发布者:霍雨佳发布时间:2025-08-02浏览次数:10

  


把握新形势,立足新方位,担当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安徽财经大学诚邀广大海外英才加盟,共同开创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

一、项目定位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报条件

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 限项要求

1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2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节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3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三、岗位待遇

1.国家资助:国家提供100-30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支持,资助期限为3年。

2.薪酬待遇学校为海外优青入选者提供优厚待遇,具体薪酬待遇一人一议。

3.科研经费:根据不同学科学校提供可持续的平台建设经费与科研启动经费。

4.生活补助:学校提供丰厚的安家费,叠加享受国家、省、市人才政策

5.职业发展:事业编制,聘为教授(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

6.办公用房:根据需要,提供充足的科研实验和办公用房。

7.其他待遇:

1)支持组建学术团队;

2)提供有竞争力的教学科研奖励配套政策;

3)工作地点可以选择在合肥或蚌埠;

4)协助解决家属就业及子女入学等问题。

8.特别说明:对于未入选人员,学校推荐申报安徽省各类人才项目,并按照“一人一议”原则提供优厚人才引进待遇。

四、申报方式

学校安排专人提供点对点咨询支持和申报服务。邮箱:acrscsz@163.com,邮件标题请注明“海外优青+姓名”。

1.人才政策咨询

人事处联系人:老师、许老师

联系电话:+86-552-3175976

邮箱:acrscsz@163.com

2.项目申报咨询

  科研处联系人:凌老师

  联系电话:+86-552-3175993

  邮箱:ackyc22@163.com

五、学校简介

安徽财经大学于1959年始建于合肥,时名安徽财贸学院,1961年学校迁址素有“珍珠城”美誉的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人民政府管理为主。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5月学校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目前,学校是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高校和安徽省行业特色高校(培育)。学校现拥有蚌埠龙湖东、西两个校区和合肥高等研究院,占地面积1450余亩,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学校拥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在2024年软科发布的“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榜单中,学校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进入前20%,工商管理学进入前30%。拥有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重点智库、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安徽省重点智库、安徽省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13个。

“十四五”时期,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安财新经管”和“走出去、建平台、上水平”两大发展战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


返回原图
/